導讀似乎還沒怎么反應過來,一加2就將采用高通驍龍810芯片的手機價格,拖到了2000元以內。小米Note頂配版盯著這個三個月后的后起之秀,不知心中如何感慨。公正起見,本次對比中的一加手機2選用了售價23... 似乎還沒怎么反應過來,一加2就將采用高通驍龍810芯片的手機價格,拖到了2000元以內。小米Note頂配版盯著這個三個月后的后起之秀,不知心中如何感慨。 公正起見,本次對比中的一加手機2選用了售價2399元的高配版,與標配版區別于4GB的運存和64GB的機身存儲空間。
全直板式的觸控手機在前面板的設計上也難以分出個高低,除了三星歷來逆天的連環洞,國內廠商都已經非常注意手機前面板的簡潔,能少則少。不過一加手機2純黑色的面板還是占到了不少便宜。 一加2這個不能按下去的實體Home有人吐槽有人喜愛,暫且不提,但是集成指紋識別這一點確實小米Note沒法追上的優勢了。 一加2屏幕區域的BM黑邊在面板的掩護下完美消失,不過即使是側著手機看,一加2的這一條黑邊還是要比小米Note的要窄,不過加上邊框的寬度,兩款手機也沒差多少。 說起手感這個概念,那真的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一加手機2給用戶提供了五種選擇,想必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喜好。溫潤的小米Note則是一加2五種之外的感覺,鐘愛玻璃的童鞋們,在這里似乎沒得選。不過換殼這個事兒也是有代價的,本來就厚的一加2加上除磨砂黑之外的四種后殼時,那酸爽。 一加手機2并沒有采用雙色溫閃光燈成為了很多人的槽點所在,平心而論,各位有多少照片會動用閃光燈呢? 與小米Note不同,一加手機2并沒有采用流行的2.5D玻璃,被一圈塑料圍得嚴嚴實實的屏幕也是懸浮屏的一種,屏幕邊緣犧牲了爽滑的手感,但安全系數是要比小米Note高。 價格上占得便宜的一加手機2在厚度方面被小米Note完勝,9.85mm的確是真正的年度最厚旗艦,重量也是要比小米Note重了一些。筆者使用一加2最為明顯的一個感受即是,單手玩手機不一會,小拇指就會感到疲勞。 不用擔心正反的Type-C接口真是讓人又愛又恨,記得一定要多買一條備用。筆者兩周內忘記兩次線,直接導致往返公司去拿線,的確有它不方便的地方, 一加2獨具特色的三段式靜音調節開關 厚,重,這兩點是一加手機2在5.5英寸屏幕下面對5.7英寸小米Note時的兩大要害,說是能夠影響購買的硬傷也絕不為過。對個可選的后殼可以是優勢所在,然后真的會買很多,來回換著用么? 一款手機好不好用,除了硬件支持之外,當然還要算上內在的UI。一加手機2所采用的氫OS堅持AndroidL所秉承的設計語言;MIUI則相對還是在Android本身的基礎上進行了更多的修改。 33%的自由壁紙部分,加上色塊中凸顯的APP圖標構成了氫OS的主界面部分,一個個的小格子確實是讓人不由的想起來錘子的UI,不過顯然氫OS還是扁平化的風格。至于MIUI,升級到7之后添加了五款默認的主題區別使用時明面上最大的一項更新,看起來實際上并沒有太多的區別。 完全找不到清除全部的氫OS 滑動操作占據了氫OS的大部分操作,用通知欄舉個例子:右滑打開應用,左滑刪除通知,剛開始使用的確會相當的不習慣,不過成功上手之后的確覺得滑來滑去要清爽許多。不過這里有個小小的槽點,一單通知過多,一鍵清理通知的按鍵需要向下翻動才能顯示出來。 氫OS的控制中心需要從屏幕底部上滑喚出,倒是要比MIUI下滑出通知后在滑動快捷一些。 一鍵切換響鈴,勿擾,靜音這個功能深得筆者喜愛,點亮屏幕,下拉找到控制中心,再行關閉鈴聲這一系列動作在很多時候的確會非常的不方便。 一加手機2提供了指紋識別模組,解鎖或是提供支付寶憑證自然是毫無壓力,這方面小米Note限于硬件條件,差了一籌,不過MIUI7自帶一項“特技”,倒也是氫OS目前無法企及的。 小米漫游這個功能正式出現在MIUI7之上,提供的35個國家的漫游資費很是合理,免去了當地辦卡或是租借Wi-Fi之苦,保證出國后的流量暢通,雖說平時并不會顯出優勢,但一旦碰到了這樣的情況,當即就會感受到這一功能的優越。 氫OS在細節上的微調和注重簡約的UI美感與MIUI走的似乎是完全相反的路子,在一眾同質化嚴重的UI風格中也是走出了自己的風格,更像Android的定制UI,有著不同的美感。當然,就筆者自身的體驗而言,還是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感到厭煩,換個壁紙什么的是常事,這里氫OS顯然就無法比擬擁有海量主題庫的MIUI了。 功能方面,借由不同的交互語言,兩款同源Android的定制系統時間上并不能拉開太大的差距。 真的要說配置的優勝者,仍然還是小米Note頂配版,它所采用的2K屏幕和Hi-Fi模塊仍然是一加手機2所未可及的。屏幕方面,一加保持了華為一致的態度,認為分辨率繼續攀升并沒有實際用途,將屏幕的顯示效果做的更好才是他們應該去追求的。 小米Note采用了所謂“陽光屏”,能夠在環境光線較強的情況下主動調節屏幕的對比度,已達到在相同亮度下更好的顯示效果;一加手機2則是非常直接的提高屏幕亮度,600nit的亮度幾乎可以傲視群雄,有些簡單粗暴,“一亮遮百丑”的意思,何況,它本身的顯色也并不“丑”。所以在這一方面,兩款手機可以說是各有優劣,勢均力敵。 一加手機2(左)/ 小米Note 頂配版(右) 說道正經的性能部分,安兔兔跑分做個參考,驍龍810的強力相信也不用筆者去過多闡述,兩款手機系統的流暢性毋庸置疑,用起來“咻咻”的感覺終歸還是需要高配置的旗艦手機才能達到。 一加手機2采用的驍龍810實際上要比小米Note頂配版所采用的主頻較低,不過這一點減低的部分實際上在日常使用中是察覺不到的,甚至,一加手機2的整體體驗要比小米Note頂配版更好。
從以上視頻中可以看出,一加手機2載入第三方應用的速度要比要比小米Note頂配版更快。注意兩款手機都是在重新啟動之后,后臺沒有任何程序的情況下進行操作的。 會出現如此情況筆者稍有些詫異,差距較為明顯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一加手機2使用時間并不算很長,而小米Note頂配版已被當做備用機用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即便如此,一加手機2的快也是一個很絕對的事情。 兇殘的810提供了充裕的性能,那么問題來了,兩款手機的續航還好么? 具體數據的話,還是測試一下為好,一下幾項測試,環境溫度約為27℃,兩款手機均從100%電量開始使用。 1.屏幕亮度最高,Wi-Fi連接且移動信號在線,靜音模式下使用搜狐視頻播放超清視頻《龍之谷:破曉奇兵》半小時 2.屏幕亮度最高,Wi-Fi連接且移動信號在線,靜音模式下使用本機播放器播放1080p分辨率本地視頻半小時 3.屏幕亮度最高,Wi-Fi連接且移動信號在線,靜音模式下進行3D游戲《激流快艇2》半小時 最終成績如上圖所示,可以看出兩款手機的耗電情況相對接近,一加手機2成績更好相信與其3300mAh的電池容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從這一個數據看來,兩款手機都是一般使用撐滿一天的節奏,想要隔天充電,還是很勉強。 至于充電時間,電量更大的一加手機2反而更快一些,從電量耗盡關機到充至100%用2小時16分鐘;小米Note頂配版則是2個半小時多一點。鑒于前半小時充電電量并沒有實質性的差距,兩款手機的快充實際上差別不大。 作為構成智能手機功能的重要部分,成像素質值得關注,此外,手機相機的整體啟動速度以及對焦速度也是影響拍照體驗的重要元素。
以上視頻簡單展示了兩款手機的對焦速度與相機啟動速度,需要說明的是,以上視頻代表一般情況下的速度展示。相機啟動速度顯然是小米Note更快,不過如果算上對焦完成的話,就是一加2更占優勢。 從對焦速度的測試中可以看到,如果物體沒有進入小米Note中心的對焦點部分,是不會觸發自動對焦的,手動才可以;一加2搭載的激光輔助對焦在這里起到了相當的作用。在小米Note可以成功對焦的情況下,仍然是一加2更快一下,相比較下只有反差對焦的小米Note更顯猶豫。 以下樣張均按照上為一加手機2,下位小米Note頂配版排列。 一加2的樣張展示出最多的,依然是準到發指的白平衡,幾乎是不將白色掰回去絕不罷休的節奏。一黃到底的小米Note與其差距不小。
解析度方面,同樣為1300萬像素的兩款手機表現接近,不過一加2的銳化策略更加激進一些,高倍數放大下邊緣部分會有較為明顯的毛刺出現。 色彩方面,撇開小米Note時不時黃一下之外,兩者的還原策略還是較為接近的:多一點點飽和度。 同樣距離下的微距樣張 小米Note稍有失焦 微距方面,一加手機2能夠成功對焦的最近距離要比小米Note稍短一些,如此在同等光圈的情況下,顯然是一加2的微距更加突出主題一些。 室內燈光下一加2的白平衡表現依然出色,另外噪點方面小米Note的表現要稍強于一加2。不過同樣搭載了光學防抖鏡組的一加2最慢快門要比小米Note更低,所以這方面的劣勢又被補了上來。 綜合看來,一加2的拍照變現要比小米Note更強,尤其是白平衡方面,本就在水準之上的一加手機2在面對沒那么給力的小米Note的確占到了很大的便宜。 總結 同是驍龍810處理器,即便是高配版的一加2也要比小米Note頂配版便宜了600元;2K屏幕,Hi-Fi模塊的成本雖然要算在內,但實際上這兩個部分并不會給用戶的使用帶來實質性的影響;而在系統流暢度和拍照這兩個至關重要的部分,小米Note頂配版卻和一加2有了不小的差距,此消彼長,一加2厚度重量的問題大概也并不是一個難以接受的問題了。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