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每當想在游戲中開啟高幀率時,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于“高幀率會引起發熱”或“高幀率會增加耗電”的提示?你會遵守這些提示而忍... 每當想在游戲中開啟高幀率時,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于“高幀率會引起發熱”或“高幀率會增加耗電”的提示?你會遵守這些提示而忍受低流暢度游戲,還是硬著頭皮開啟高幀率呢?如果你選擇了后者,相信你一定遇到過提示中出現的“發熱和功耗”問題。不管你的手機配置有多么強大。這些問題都會遲早出現,即使實現了高幀率,也是不穩的高幀率。 如果有一種技術能夠解決以上問題,同時還能給你額外的福利:更高刷新率和更漂亮的畫面,你會相信嗎? iQOO Neo5 在3月16日的iQOO Neo5發布會上,我們了解了“獨立顯示芯片”和它的目的,也就是為游戲進行MEMC插幀和SDR到類HDR的轉換,并分擔該機所搭載驍龍870 SoC的負擔,同時降低整機功耗。這些能力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能起多大的作用,今天我們就會為大家揭曉。 01 先看看外觀 雖然我們知道大家已經迫不及待想要了解“獨立顯示芯片”的效果。但我們還是得先展示iQOO Neo5的外觀,畢竟現在這個世界“靠臉吃飯”,顏值低的手機不好賣。 雖然游戲是它的主打功能,但通過外觀,我們還是能明顯看出,iQOO Neo5并不是一部游戲手機。尤其是我們手里這臺低調的配色,張揚和它一點關系沒有。 整機的線條、元器件布局和手感都是典型的iQOO風格。剛毅造型和柔順手感有機結合,并使用了“先天”防誤觸的直屏設計。不管是日常使用,還是玩游戲,這部手機的人體工程學都做得不錯。 背部攝像頭下方的光面玻璃區域和背板整體的AG磨砂質感完全不同。這是一個不僅能被看出來,也能被摸出來的家族式設計。 整體而言,iQOO Neo5的設計兼顧了簡潔觀感和舒適手感,握起來質感非常精致。 02 獨立顯示芯片對流暢度的影響 展示流暢度,不能光靠文字描述,所以我們做了一些動圖,給大家參考。看圖之前,大家先要知道幾件事: 1、插幀確實能讓游戲更流暢。 2、 有些流暢度提升很難用動圖還原出區別。 3、 動圖無法還原高幀在肉眼下的流暢性,只能展示和低幀率的流暢度對比。 4、動圖幀率只有25幀,會縮短實際流暢度差距。 5、高速錄像都會有頻閃,不是手機屏幕的鍋。 6、不是所有游戲都支持插幀。 好了,現在咱們來看幾組插幀和不插幀的動圖(所有游戲畫面設置都是60幀): 《使命召喚手游》原生60幀 《使命召喚手游》插幀90幀 《使命召喚手游》插幀120幀 首先是射擊游戲《使命召喚手游》,它是最適合插幀的游戲之一,不僅是因為提升明顯,也因為該游戲有很多擅長利用高幀率流暢性優勢的畫面,比如開鏡射擊、快速移動瞄準方向和敵人的快速移動等。而且在這種競技性強的游戲內,高幀率不僅能帶來視覺優化,還能一定程度上給玩家帶來競技優勢。 《原神》:左側插幀120幀,右側原生60幀,對比很直觀 《原神》:左側插幀90幀,右側原生60幀,動圖不如肉眼明顯 《原神》:左側插幀120幀,右側插幀90幀,動圖不如肉眼明顯 然后是《原神》,雖然不是射擊游戲,但《原神》也會經常出現人物快速移動、出招的畫面,此時插幀的作用就比較明顯。僅是插幀到90幀,肉眼就能看見流暢度提升。這一方面是因為90幀確實比60幀流暢,另一方面是因為《原神》太吃硬件,插幀能夠減輕對硬件的負荷(下文細講),這時畫面自然就更流暢了。 《第五元素》原生60幀 《第五元素》插幀120幀 《第五元素》插幀90幀 《崩壞3》原生60幀 《崩壞3》插幀120幀 《崩壞3》插幀90幀 《第五元素》和《崩壞3》也同樣會在玩家操縱人物移動時凸顯插幀的流暢度提升,不過很難用動圖展現出來。 總的來講,不管是什么類型的游戲,只要兼容iQOO Neo5的插幀技術,就能實現更流暢的畫面,尤其是當畫面內物體高速移動時,效果更明顯。 03 獨立顯示芯片對耗電和發熱的影響 游戲插幀能讓游戲更流暢,那么我們該如何開啟這項功能呢?首先我們得確定游戲支持插幀,方法就是打開游戲后,在屏幕左上角劃出一個菜單,如果里面有“游戲插幀”,該游戲就支持插幀。 游戲插幀開啟方法 但是在開啟插幀選項前,我們得先在游戲內把畫面設置的幀率調節到“60幀”或更高的水準,否則就用不了插幀。 開啟插幀前確認游戲內畫面設置幀數到了60幀 iQOO Neo5的游戲插幀有兩檔:90幀和120幀。如果選擇“90幀”插幀,游戲的實際渲染幀率就被從60(或更高)的幀數直接降到45幀,這一步是降低功耗和發熱的關鍵。因為此時驍龍870內的GPU就不需要渲染60幀的畫面,只需渲染45幀的畫面,負荷變小,耗電和發熱也就降低了。 《崩壞3》 把GPU渲染幀數降到45幀后,獨立顯示芯片就登場了,它會通過MEMC技術,在GPU渲染出的45幀畫面的每兩個畫面之間插入一個新畫面,相當于把幀數提高了兩倍。45乘以2等于90,這就是90幀插幀的原理。 120幀插幀和90幀插幀原理一樣,只不過GPU得需要渲染60幀的畫面,然后獨立顯示芯片再乘以二,達成120幀。所以如果你的游戲內畫面設置本身就是60幀,那么120幀插幀就不會給你帶來功耗優勢。但如果玩《崩壞3》這種游戲內能開到90幀的游戲,會先把GPU渲染幀數降到60幀的120幀插幀就仍然有功耗優勢。所以,120幀插幀的功耗優勢沒有90幀插幀那么強,但流暢度最好,這就得看個人取舍了。 以《崩壞3》為例,我們把游戲內畫面設置設為90幀,不開啟iQOO Neo5的游戲插幀,讓GPU生生渲染出90幀的游戲畫面。在3分鐘的BOSS激戰場景下,手機的幀數出現了明顯的波動。 幀數很不穩定 前面那一節還在90幀運行,但也出現了較大波動。后面手機溫度上去后,直接降幀到60幀。也就是說時,在長時間的《崩壞3》游戲過程中,沒有獨立顯示芯片的幫忙,大家是無法獲得全程90幀的流暢體驗的。在這個過程中,CPU使用率(規范化)和CPU溫度分別為19.4%和65.2攝氏度。 下面我們在懸浮窗里開啟“90幀”插幀(游戲內畫面設置依然90幀),手機的幀數穩定性、GPU負荷、CPU負荷、發熱和耗電都出現了明顯的優化。玩家可以體驗到長時間的90幀流暢度,而且還是更穩定的90幀。此時CPU使用率(規范化)和CPU溫度分別為14.3%和57.9攝氏度。 幀數明顯更穩定 最后,我們還是選擇懸浮窗內的“90幀”插幀,但把游戲內畫面設置的幀數降到“60幀”,幀數穩定性、GPU負荷、CPU負荷、發熱和耗電會被進一步優化。此時CPU使用率(規范化)和CPU溫度分別為13.5%和55.0攝氏度。 幀數進一步穩定 最后,我們還測試了第一種情況和第三種情況連續15分鐘游戲后的手機背面溫度: 相比于不插幀的原生90幀,插幀后的90幀(游戲內設定60幀)讓手機的背部最高溫度下降了4.9攝氏度。由此可見,獨立顯示芯片確實能夠優化游戲功耗表現。
上一頁12 下一頁 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