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為FreeBuds Studio怎么樣?好不好用?值得買嗎?下面小編帶來華為FreeBuds Studio耳機詳細評測,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華為FreeBuds Studio耳機詳細評測:一、前言... 華為FreeBuds Studio怎么樣?好不好用?值得買嗎?下面小編帶來華為FreeBuds Studio耳機詳細評測,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華為FreeBuds Studio耳機詳細評測: 一、前言:國產TWS真無線老大 進擊傳統高端耳機大本營 隨著2020華為年度旗艦新品發布盛典的召開,我們見識了有史以來最強大的Mate旗艦,該系列手機創新配置、堆料力度驚喜連連、同級罕見。 然而,令人驚喜的并不止于Mate40系列,華為的另一款新品也同樣重磅且令人意外:在2020華為年度旗艦新品發布盛典上,華為發布了旗下首款頭戴式耳機,同時也是全球首款智慧動態降噪頭戴耳機——華為FreeBuds Studio。 華為發布了旗下首款頭戴式耳機FreeBuds Studio 華為為什么會開始涉足頭戴式耳機?這一點和其在TWS真無線耳機所取得的成績和優勢地位有關系。據IDC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無線耳機市場出貨4256萬臺,其中TWS真無線耳機占比64%。在這之中,華為以10.1%的市場占比成為國產TWS真無線耳機的老大。 市場方面的反響離不開產品本身所具備的吸引力。此前,基于自研技術方案,華為陸續發布FreeBuds 3、FreeBuds Pro等TWS真無線降噪耳機,有著區別于通用降噪方案的降噪能力、產品形態,以及諸多在與手機交互過程當中展現的特性功能,形成了其競爭力所在。 數據來自IDC《中國無線耳機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0年第二季度》 來自市場認可、技術實力的雙重底氣讓華為開始進擊傳統高端耳機的大本營——頭戴式耳機,在這里我們簡單稱之為“大耳”。 大耳在此之前是一個相對穩定、成熟的領域,索尼、Bose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老牌廠商統御著消費者的耳朵。同時,這種風平浪靜的競爭業態讓它們放慢了創新的步伐,近些年傳統降噪大耳的產品方案、交互功能都沒有什么本質改變,售價居高不下,給了后來者入局的機會。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采用的是全新的降噪方案——內置的IMU環境傳感器與麥克風系統,組成了一套多場景感知系統,精準區分場景,在不同的噪音環境中自動采用不同的降噪模式。 音質方面,它使用發燒友們難以拒絕的4層40mm復合振膜和音頻播放器級別的音頻解碼芯片,實現4Hz-48kHz超寬頻聲音范圍,配合一同發布的Mate40,更支持L2HC高清音頻編解碼技術(該技術需配合EMUI 11及以上版本的HUAWEI Mate40或HUAWEI P40系列手機),讓你感受高解析音樂的更多細節。 這些對戰傳統耳機大廠的方案、用料只是基礎,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的殺手锏是交互玩法和生態優勢——作為華為多產業協同發展的組成部分,它實現了諸多基于此的全場景智慧交互玩法,將在我們接下來的詳細評測體驗當中一一呈現。 在開始今天的評測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的詳細參數規格。
二、外觀欣賞:大面積皮革包裹 圓柱頭梁縱貫頭帶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選擇了相對簡潔的頭梁結構 不同的頭戴耳機會在頭梁結構的選擇方面有所區別。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選擇了相對簡潔的結構,7mm的不銹鋼金屬圓柱形頭梁縱貫頭帶,沒有留下關節、鉸鏈、拉伸金屬帶。頭梁的外部和耳罩都是蛋白皮革包裹。 耳罩部分外殼經金屬啞光噴涂工藝處理 來看細節,耳罩部分外殼經金屬啞光噴涂工藝處理。 7mm的不銹鋼金屬圓柱形支臂纖細優雅 直徑僅7mm的不銹鋼金屬圓柱形纖細的支臂,顛覆了以往傳統頭戴耳機支臂相對較寬較扁的設計,圓潤和諧。支臂與耳罩穿插相連,與耳罩保持水平,整體看起來猶如老式留聲機。 充電口 藍牙配對按鍵、電源開關按鍵 相當大的佩戴空間避免產生悶熱感 頭戴耳機相比入耳式耳機更注重佩戴舒適性,不僅要保證各種不同的頭型覆蓋度,還要保證耳部和頭頂部分的舒適度。由此,華為FreeBuds Studio的耳罩內徑達到了65mm * 42mm,給用戶相當大的佩戴空間,規避產生悶熱感。 耳墊內部緩壓海綿經過多次密度調整,可以均勻分攤壓力 耳墊外層采用蛋白皮革,十分柔軟親膚,內層采用尼龍布,透氣并可以很好地隔絕噪聲。耳墊內部緩壓海綿經過多次密度調整,可以均勻分攤壓力,更大的貼合面積,最大限度地減少耳部壓力,長時間佩戴也能保持較高舒適度。 支臂的伸縮長度也達到了40mm 頭梁最大彎折度可以達到150度 頭梁的柔韌度頗佳,最大彎折度可以達到150度,支臂的伸縮長度也達到了40mm。其中,支臂為不銹鋼材質,能夠經受較高強度的使用。
三、降噪、透傳體驗:能動態降噪的頭戴式耳機 如下圖所示,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在左耳機單元下部放置了一個“ANC”按鍵,可以在此手動一鍵切換3種模式,讓耳機在降噪(主動降噪線路)、透傳(能清晰聽到外部環境聲音)、關閉(封閉式耳機)三種模式之間變換。 通過ANC按鍵可以手動一鍵切換3種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過程當中我們發現,由于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本身屬于封閉耳機,在切換到透傳模式之后,耳機里所聽到的周圍環境聲,實際是由麥克風錄制并通過耳機播放,因此收聲細節要比普通的開放式耳機更精細。 筆者甚至能在播放音樂(超過50%音量)的同時清楚聽到自己的腳步聲、身后同事撕開巧克力包裝袋、挪動椅子的聲音。這非常適合用戶在邊聽音樂、邊需要關注周圍情況的時候使用。 在需要與旁人交談的時候,可以切換“人聲透傳”模式,該模式能夠將周圍環境音壓低,在麥克風錄制的聲音當中過濾篩選出人聲,比單純的封閉式耳機聽起來更為清晰通透。乘坐地鐵、候機的時候可以開啟“人聲透傳”,對于人聲廣播的航班廣播、地鐵廣播捕捉比較敏銳,關鍵信息不錯過,無需摘下耳機。 在需要與旁人交談的時候,可以切換“人聲透傳”模式 用戶切換到“降噪”模式后,耳機內部集成的主動降噪線路這時就會開始工作了,其原理并不復雜——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內部集成的左右各2個麥克風,各自在內外部位置上運行。 其中外部的麥克風拾取外部噪聲,內部麥克風拾取耳道內部殘留噪聲,并基于真實噪音環境產生反相信號,實現精準、舒適的降噪效果。針對于中高頻物理降噪,開創性地采用了1根三通導音管設計,讓耳內空間與后部雙層音腔連通,形成濾波效應,噪聲進入耳內后被層層削弱。卓越的主被動降噪為華為FreeBuds Studio實現了相當強悍的綜合降噪體驗,按照官方數據,其低頻與高頻的最大降噪深度都可達40dB。 左右各2個麥克風 筆者的最大的感受就是,開啟降噪模式之后,整個世界瞬間安靜下來。 很多降噪耳機至今都還廣泛存在一個痛點問題——使用過程當中,每種環境噪聲的特點不盡相同,一些降噪耳機用同一套降噪方案適配所有噪聲,那么在一些相對安靜的環境中,由于降噪深度過大,會讓用戶覺得耳朵發悶,聽感劣化。 我們在體驗此前的華為FreeBuds Pro真無線耳機的時候,就對其智慧動態降噪功能印象頗深,現在這套方案也來到了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的身上。 該功能同樣由動態感知系統和自適應降噪控制系統支撐,通過內置IMU環境傳感器與麥克風系統聯動,每秒約100次地感知活動狀態和環境地點,能夠識別和判斷外界聲場環境變化,自動在輕度、均衡、深度三種高自適應性降噪模式間切換。 輕度、均衡、深度三種高自適應性降噪模式 我們嘗試在不同的場景之中體驗:辦公室當中,眾人盯著眼前的屏幕,只有鍵盤敲擊聲,和偶爾躥出的幾句交談,這時耳機會自行開啟輕度降噪,削弱鍵盤敲擊、空調運行、電腦主機運轉發出的細小聲響。 安靜的辦公室中啟動輕度降噪 周六的咖啡廳,人比尋常要多一些,各自在座位以尋常音量侃侃而談,這時候降噪深度要稍高一些,切至均衡降噪。 嘈雜的咖啡館中啟動均衡降噪 到了地鐵站、火車站等嘈雜的環境當中,耳機自動將降噪深度飆升至深度降噪,隔絕重度低頻噪聲。 高噪音的地鐵中開啟深度降噪 這樣一來,與很多采用單一降噪模式的降噪耳機相比,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顯然更加人性化,能夠有效規避安靜環境下開著深度降噪,耳壓導致耳道不舒適的情況,讓耳邊聲音始終如一。
四、音質主觀感受:好音質就是好喇叭+好音源演繹 音質有時候是個相當玄學的東西,比如“XX調音”以及“火電水電”的調侃…… 另外,具有正常聽力的人能夠感覺到的頻率范圍大約為16~20000Hz,人過了25歲對15000Hz以上頻率的靈敏度顯著降低,當頻率高于15000Hz時,聽力開始向下移動,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頻率感受的上限逐年連續降低,耳蝸毛細胞越來越少。 所以筆者在此不敢妄下定論這款耳機音質如何,只談談自己的主觀感受。根據筆者的經驗,我們所認為的好音質比較簡單粗暴——就是好喇叭再加上好音源,聽起來確實會不一樣。 先說喇叭,基于挑戰傳統音頻器材大廠的考慮,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確實是堆足了料,它采用了HiFi級聲學器件,使用4層40mm的復合振膜,使發聲單元的頻響范圍更寬廣,頻響反應更靈敏,能覆蓋4Hz-48kHz的超大頻寬聲音范圍(大大超出普通人能感覺到的16~20000Hz頻率范圍)。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采用HiFi級聲學器件 這種超大頻寬范圍的發聲單元非常適合聽大規模編制的音樂曲目,還原出來寬廣的聲音舞臺。 再說音源,我們早已過了混跡各大音樂論壇尋覓音頻的時代,現在隨著APP聽歌軟件的普及,幾家主流軟件的曲庫基本能把所有想聽的無損資源湊齊。所以,對于音源的演繹效果成為了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 無線時代,無線耳機與有線耳機相比,在音頻信號傳輸中自然更容易產生損傷,因此對高清音頻編解碼、傳輸的能力也是考驗藍牙耳機的重要維度。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選用HiFi級音頻解碼芯片,有自研L2HC無線音頻編解碼技術配合加持。 配合EMUI 11及以上版本的華為Mate40系列、華為P40系列手機使用,最高可實現960kbps的音頻傳輸速率,相當于3倍以上AAC傳輸速率,可還原96kHz/24bit或48kHz/24bit這樣高品質音樂,真正意義上解決了音頻信號在無線傳輸過程中產生損傷的痛點。 可還原96kHz/24bit或48kHz/24bit高品質音樂 筆者在兩天的使用體驗當中,試聽了流行歌曲、民樂、搖滾、人聲清唱等在內的各種不同曲目,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都能真實還原音樂中的細節,特別是一些管弦類樂器發出的微弱聲音,也能被辨別。 整體感受下來,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屬于“雜食系”耳機,使用起來就像是一個來者不拒的老饕品嘗膳食一樣,不偏食,攝取的營養全面均衡,對于音樂的價值判斷不過于單一。 所以在對曲目的演繹方面,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沒有什么特定擅長的風格,沒有特別的要求或偏好,用一套大一統的配置、調音照顧所有類型的音樂需求。高頻通透、低頻深沉有力、中頻圓潤耐聽。 綜合起來,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在對音頻內容的演繹方面就是寬松、大氣、開闊、耐聽,筆者在測試耳機續航的時候,能戴著它連續聽一個上午,同時耳朵也沒感覺到疲勞。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屬于“雜食系”耳機
五、使用體驗:簡潔交互、超長續航 基于自身的生態優勢和自有的技術方案,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的交互、連接等使用玩法方面也有著相當的特色。 交互方面,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的所有智能操控均集中于右側耳罩的感應面板,上下"滑一滑"調節音量,左右"滑一滑"切換歌曲;輕輕"點一點"接聽/掛斷電話,或者播放/暫停歌曲;而長按2秒則是拒接電話或激活語音助手。 這種交互非常簡潔,筆者在看過說明書之后熟悉了一下便熟練上手。 所有智能操控均集中于右側耳罩的感應面板 華為FreeBuds Studio給單個耳機配了2根藍牙天線,360°全向接受、傳遞藍牙信號。它還采用了四通道雙模雙連接,可同時與兩臺設備連接。而且它不僅可以同時與華為智慧全場景中的手機、平板、PC、手表和智慧屏等多種設備進行雙連接,也支持與Android、IOS和Windows系統的智能設備保持雙連接。 華為FreeBuds Studio對相關設備支持雙連接的特性極具實用意義,比如當你正戴著耳機沉浸于MatePad的電影,這時候忽然接到手機來電,無需重新斷連切換,直接輕點耳機就可直接接聽電話,電話掛斷后又自動恢復與平板的音頻連接。 雙連接的特性極具實用意義 除此之外,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還加入了很多實用功能。比如“耳機查找”功能,如果手機處在耳機藍牙信號覆蓋范圍內,只要耳機還保持與手機的連接狀態,耳機就可以發出蜂鳴聲,幫助用戶尋覓耳機位置。 “耳機查找”功能 和華為旗下的其它耳機類產品一樣,華為FreeBuds Studio支持“佩戴檢測”功能,當從頭上摘下耳機后,耳機的佩戴檢測功能會自動暫停播放音樂,再次戴上耳機又無縫續播音樂。 華為FreeBuds Studio支持“佩戴檢測”功能 續航方面,根據華為實驗室數據,華為FreeBuds Studio滿電量開降噪狀態下可音樂播放約20小時,關降噪約24小時;快充10分鐘開降噪可播放音樂約5小時,關降噪約8小時,這里我們也進行了簡單的測試,與官方數據基本吻合。 50%音量,開啟降噪,網易云音樂標準音質,近2小時之后電量消耗3%
六、總結:值得肯定的華為首個降噪大耳 這幾年大家對華為手機在處理器、影像、5G等技術上的發展關注度可能稍高,殊不知華為在音頻技術上也一路水漲船高。 伴隨Mate40系列手機推出的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式耳機,就是華為在無線耳機市場的又一代表,同時它也是華為進軍頭戴耳機領域的一次大膽嘗試。 體驗多日之后,我們認為這款耳機首先有著相當卓越的音質表現,主要得益于其采用了HiFi級聲學器件,4層40mm的復合振膜使發聲單元的頻響范圍達到了4Hz-48kHz,甚至遠超人耳能夠感知到的范圍,更精準地展現高解析音樂的豐富細節。 與此同時,針對于華為Mate40或P40等旗艦手機用戶,可以打開高音質感受L2HC高解析音頻編解碼技術帶來的細膩音質。解決無線耳機無線傳輸過程當中信號容易發生折損,尤為適合對音質非常挑剔的用戶使用。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式耳機尤為適合對音質非常挑剔的用戶 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所提供的智慧動態降噪確實能夠精準識別和判斷外界聲場環境變化,自動在輕度、均衡、深度三種高自適應性降噪模式間切換。這稱得上是華為在音頻領域所邁出的一大步,避免在安靜環境下開著深度降噪導致耳道不舒適的情況出現,保持始終如一的聽感體驗。 華為FreeBuds Studio不僅有著卓越的音質表現和全面豐富自動化的降噪功能,它還和華為其它智能穿戴設備一樣有著全場景智慧交互等先天優勢,該耳機可同時與華為智慧全場景中的手機、平板、PC、手表和智慧屏等多種設備,以及此外的Android、iOS和Windows系統的智能設備保持雙連接,提供了許多拓展空間。 長達20小時的降噪狀態續航,為用戶長時間使用華為FreeBuds Studio提供了保障。 總的來說,依托華為獨有生態和技術創新優勢,在陸續推出真無線藍牙耳機、頸戴式耳機、智能眼鏡、藍牙音箱并收獲較好的市場反響之后,進擊高端領域的頭戴耳機極有可能成為華為音頻的下一個增長點,值得肯定與關注。 此外,華為FreeBuds Studio無線頭戴耳機僅售1999元,已于10月23日00:00在華為商城、各大電商授權平臺及線下授權門店開啟預售,10月23日到11月10日預售期及11日首銷當天100元定金抵200元。 本文轉載自https://news.mydrivers.com/1/721/721253.htm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