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期高通頂級8系列芯片正式發布了,對于這款旗艦芯片很多人都非常好奇,驍龍888和麒麟9000芯片相比有什么區別,哪個更好,今天小編就將這兩款芯片進行對比,大家可以做個參考。驍龍888和麒麟9000對... 近期高通頂級8系列芯片正式發布了,對于這款旗艦芯片很多人都非常好奇,驍龍888和麒麟9000芯片相比有什么區別,哪個更好,今天小編就將這兩款芯片進行對比,大家可以做個參考。 驍龍888和麒麟9000對比介紹: 1、驍龍888旗艦 驍龍 888 采用 1 x 2.84GHz (ARM 最新 Cortex X1 核心)+3 x 2.4GHz (Cortex A78)+4 x 1.8GHz (Cortex A55),GPU 為 Adreno 660,采用 X60 5G modem 基帶,支持 WiFi 6E、Bluetooth 5.2。 驍龍 888 將采用高通今年早些時候宣布的驍龍 X60 調制解調器,該調制解調器采用 5nm 工藝,以獲得更好的功率效率,并改善 5G 載波聚合,跨毫米波 mmWave 和 6GHz 以下頻段的頻譜。支持全球多 SIM 卡,支持 SA 獨立、NSA 非獨立和動態頻譜共享。在新的 5nm 架構和集成調制解調器帶來的電源效率提升之間,新的芯片在 5G 方面似乎可以提供一些實質性的電池續航改進。 除了 5G 改進之外,高通還預告了驍龍 888 將取得的其他幾項進展,包括第六代 AI 引擎(在 “重新設計的”高通 Hexagon 處理器上運行)和第二代傳感中樞,該引擎承諾在 AI 任務的性能和功耗效率方面有很大的跳躍。該公司承諾將達到 26 TOPS。在游戲方面,高通將推出第三代驍龍 Elite Gaming,還將帶來 “高通 Adreno GPU 性能最顯著的升級”,支持 144fps 游戲,桌面級渲染。 最后,高通預覽了驍龍 888 將實現的新攝影功能,包括由于更新的 ISP,支持更快的十億像素級處理速度,用戶能夠以每秒處理27億像素的速度拍攝照片和視頻,即每秒捕獲120幀且每幀都是1200萬像素,高通表示,在圖像處理方面比上一代快了 35%。 2、麒麟9000旗艦 華為Mate40 Pro搭載5納米麒麟9000旗艦芯片,集成150億+晶體管,是目前手機工藝最先進、晶體管數最多、集成度最高和性能最全面的5G SoC,全面領跑5G時代。保持高性能的同時,又大幅降低功耗,華為Mate40系列是迄今最強大的Mate。 CPU部分:麒麟9000芯片是迄今為止性能和能效最出眾的手機麒麟芯片,采用1個超大核+3個大核+4個小核的三檔能效架構,最高主頻可達3.13GHz。 GPU部分:麒麟9000芯片首發24核 Mali-G78 GPU集群,是華為手機芯片GPU之最,性能和能效全面領先。對比麒麟990 5G圖像處理器性能提升60%。 NPU部分:麒麟芯片一直引領端側的人工智能創新,麒麟9000芯片采用華為全新一代NPU,擁有創新雙大核+微核NPU架構,對比麒麟990 5G性能提升100%,AI能力同樣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用上了最新一代的ISP 6.0圖像處理器,并支持Quad Pipeline,3A處理能力提升100%,管線管線速度提升50%。 不僅如此,麒麟9000在業界首次實現ISP+NPU融合架構,帶來超強的細節還原和降噪能力,性能有了跨越式提升。而且這一出眾的能力還被運用到視頻拍攝上,暗光環境下拍攝的視頻更加清晰,細節展現的淋漓盡致。而在逆光場景拍攝時,也能做到包圍曝光實時HDR視頻合成,拍出暗部細節清晰的視頻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Mate40系列搭載業界首創的四網協同技術,可將Wi-Fi 2.4GHz、Wi-Fi 5GHz、主卡(5G)和副卡(4G)網絡進行高效融合,在多變的網絡條件下為用戶帶來聚合高網速、穩定低時延的極速上網體驗,保持高速流暢。 (注:四網協同指Wi-Fi 2.4GHz/Wi-Fi 5GHz/主卡(5G)/副卡(4G),可實現網絡優選或并發下載,是否生效與你所處的網絡環境和使用的應用有關。) 在5G網絡方面,麒麟9000也再次刷新了5G速度。通過支持5G SA雙載波聚合,Sub-6G下行理論峰值速率達4.6Gbps,上行理論峰值速率達2.5Gbps,在現網測試中,對比A14+X55下行速率峰值提升了2.6倍,上行速率峰值提升了6.8倍,大幅度領先對手。 不僅如此,在WiFi網絡環境下,支持Wi-Fi 6+的麒麟9000理論峰值速率也達到了2.4Gbps,支持160Mhz大頻帶寬,比普通Wi-Fi 6高一倍,無論是下載速度還是上行速度,都會帶來了質的提升。 3、高通驍龍888對比麒麟9000有什么區別 兩者最核心的區別就是,高通驍龍888實現了Sub-6G的FDD-TDD聚合,這將使得5G手機獲得4G的覆蓋范圍體驗,從而在根本上解決5G反復找網帶來的耗電激增問題,大幅提升5G手機的可用性。 盡管5G是有史以來標準最為統一的技術標準,但是受到運行頻段、基礎設施(基站部署)等問題的限制,加上歷史、經濟、政策等原因,全球各地運營商的訴求各不相同——sub-6GHz,毫米波,獨立組網(SA),非獨立組網(NSA)……一時間,5G部署頗有些“亂花迷人眼”。 全球5G主要有兩大可部署的頻譜,一個是6GHz以下頻段(sub-6GHz),頻率范圍450MHz~6.0GHz;另一個是毫米波頻段,頻率范圍24.25GHz~52.6GHz。 基礎物理學告訴我們,波長越長,則相鄰波峰或波谷之間的距離越長,也就是說,此波的周期越長,頻率就越低。由此我們可知,毫米波頻段,頻譜越高,它的頻寬就越寬,頻譜資源越多,能承載的數據量也就越大,但是,隨著頻譜增高,它的傳輸性能及覆蓋能力會有一定的下降;Sub-6頻段則相反,頻譜越低,它的頻寬降低,數據率也有所降低,它的傳輸性能及覆蓋能力會有所提升。 高低頻譜也各有場景。先說毫米波,數據率非常高,如果部署,可以對一些熱點地區做重點覆蓋;而sub-6頻段,覆蓋性較好,可以覆蓋大面積國土范圍。 頻譜有高低,制式也各有千秋。由于長久以來的歷史演變, FDD(頻分雙工)和TDD(時分雙工)等多制式也同時存在。對于FDD,是指手機信號的收發通過兩個子頻段完成,這兩個頻段是錯開的,因此可以同時接收和發射信號;對于TDD,是指手機信號的收發通過一個頻段完成,因此信號的接收和發射不能同時進行,收發時間相互錯開。 具體來說,這是因為各國和各地的歷史背景和頻段部署不同所致,FDD和TDD的使用情況也不同。Sub-6頻段范圍內的頻段越低,FDD的頻段越多,反之則TDD比較多;如果在毫米波頻段,則基本都是TDD。 截至2020年初,美國、中國、歐洲、韓國和澳大利亞,主要部署的是圍繞6GHz以下頻段的NSA模式;同時,美國已經率先部署毫米波。 2020年,NSA的6GHz以下TDD會在包括日本、拉丁美洲、東南亞等地區部署;毫米波也會在歐洲一些國家(俄羅斯、意大利的一部分)、日本、韓國部署。 從頻段,到制式,再到具體的牌照發放,全球5G網絡的部署,在Sub-6、毫米波、FDD、TDD等各種組合之下,產生了成千上萬種頻段組合,而這些頻段組合之間難以互相覆蓋,當5G網絡傳輸時,數據往往只能在同一組合的頻段里擁堵著,讓我們面對頻寬,一時不知如何著手。 從高通的角度看,載波聚合技術,正是為這個場景應運而生的技術,能夠為運營商的5G部署提供最高的靈活性。 4、高通驍龍888優勢 首次支持5G毫米波-6GHz以下聚合 支持5G TDD-FDD 6GHz以下頻段載波聚合 支持5G FDD-FDD載波聚合 支持5G TDD-TDD載波聚合 通常來說,我們說的載波聚合是指同時使用多個子載波傳輸數據。驍龍X60所支持的sub-6G FDD/TDD載波聚合的實際含義是,可以聚合使用這些頻段(sub-6G FDD/TDD)中的載波,從而達到更快的傳輸速率(頻段更多了)和更大的覆蓋范圍(來自于低頻段電磁波高覆蓋特性)。這里,X60實現了帶外、不連續、不同復用制式(FDD/TDD)的載波聚合。 由此可見,驍龍X60的載波聚合能力,也將讓5G部署受益。一來,運營商能夠增加網絡容量,擴大覆蓋范圍,提高識別率;其次,運營商能靈活地根據實際可用的頻譜,優化網絡的特性,極大地提高其峰值吞吐量——相信這是未來幾年,實現對全球寶貴和復雜的5G頻譜進行充分利用,推動5G在全球進一步部署的重要基礎。再考慮到借助動態頻譜共享(DSS,Dynamic Spectrum Sharing),運營商還能夠在LTE低頻部署5G服務,相信全球運營商的5G部署,將會更加心無旁騖。 因此,高通很自信——采用搭載驍龍X60的智能手機,運營商可以靈活地選擇頻段(毫米波、6GHz以下頻段,包含低頻段)組合,頻段類型(5G FDD和TDD)以及部署模式(SA和NSA),以實現高速低時延網絡覆蓋的最佳組合。 本文轉載自https://www.phbang.cn/news/17207.html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