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N-Lens系列首款產品OPPON1的上市,OPPO旗下的其他產品線也面臨更新換代,后續的R系列機型都已經開始搭載最新的Color OS。今年的R系列不僅主打清新,像R809T那樣,設計精美,且...
隨著N-Lens系列首款產品OPPON1的上市,OPPO旗下的其他產品線也面臨更新換代,后續的R系列機型都已經開始搭載最新的Color OS。 今年的R系列不僅主打清新,像R809T那樣,設計精美,且在賣點上逐漸向拍照靠攏;而擁有最前沿拍照技術的OPPON1將作為新標桿,勢必會將技術優勢傳承到R系列上,OPPO R1正是R系列的一個全新開始。
OPPO R1(即OPPO R829T,以下統稱OPPO R1)依舊是一款主打拍照的中端機型,正如前面所說,OPPOR1繼承了N1的PI原畫引擎且進行了更多優化,具體會在拍照環節說道。OPPOR1也繼承了R809T的超薄機身設計,且在風格上更加高端化。
OPPOR1總體采用簡約格調設計,機身采用一體化工藝,線條干凈利落。金色是今年流行的元素,R1機身外側有一圈香檳金色金屬邊框裝飾,邊框表面經過磨砂打磨,上下各采用了45°拋光,非常精美。
屏幕為5英寸,分辨率為720P,機身采用了超窄邊框的設計,視覺上更加時尚,保證屏占比的同時維持了機身寬度。正面配有500萬像素帶有美顏功能的前置攝像頭。
與以往R系列機型不同,OPPOR1的整體設計和做工都更加精致。12年一部Finder讓我們見識到超薄的魅力,R1的機身厚度僅7.1mm,并且與iPhone一樣,攝像頭與機身保持了絕對的水平,非常漂亮。
OPPOR1雖然采用5英寸屏幕,但出色的設計和漂亮的機身比例,使得這款機型的外觀非常靈氣時尚。背部設計同樣簡約,亮點在于OPPO首次在手機機身背部采用了鏡面玻璃。
攝像頭與閃光燈緊靠在背部上側,OPPO LOGO也在上半部分,時尚感很強。
機身四周的按鍵與接口做工也非常精細,按鍵采用了與金屬邊框同樣的工藝,耳機插孔在機身上方,電源鍵在機身左側上方,音量鍵在機身右側上方,USB接口以及帶有金屬防塵網的揚聲器并列在機身底部。
按鍵的手感比較舒適,雖然采用金屬材質和拋光工藝,但是沒有剌手的感覺。OPPOR1支持TD與GSM雙卡雙待,雙卡卡槽并排隱藏在機身左側下方。
國產機型在UI方面的競爭在今年展現出“激烈”的場面,各家都在力爭在UI上體現差異化,OPPO是較早采用自主UI的廠商,從OPPOFind系列的GUI開始,OPPO在產品UI設計上是比較突出的。OPPO R1也直接移植了OPPO N1的Color OS,ColorOS在視覺及操控上都有新的優化,在保留了OPPO特色的功能以及配套應用基礎上,增加了很多新特色。
新的專屬空間,在主界面額外增加兩個特色頁面,一個是心情相冊,一個是心情音樂。心情相冊可以將用戶拍攝照片按照時間軸排列顯示,頁面中可直接啟動相機自動生成照片;心情音樂界面中可以直接聽音樂、切換歌曲、查看歌詞;并且下方有常用功能入口,優化比較到位。
系統中自帶有自由天氣功能,開啟該功能后,只要對進行定位設置后,主界面會根據用戶所設位置的天氣狀況顯示不同的天氣效果;并且,如果外地的朋友給你打電話,在來電界面會顯示當地的天氣狀況。
體感在今年的手機系統大肆流行開來,起于三星GALAXYSIII,之后成為眾多廠商追逐的對象,包括OPPO在內的大多國產機型都在系統中加入了這樣的流行元素。ColorOS支持三指截屏、防誤觸以及手套模式。
ColorOS中比較具有特色的是通過自定義手勢智能開啟屏幕,系統默認給出三種開啟方案,用戶也可以進行自定義。自定義的手勢完全由用戶自己定制,怎么“畫”都可以,通過手勢設置用戶可以進行豐富指向的操作。
不光是在鎖屏界面下可以使用手勢亮屏,在任何界面下,手指從屏幕上方偏左的位置進行下拉即可喚出“畫板”,也可以快速打開某個功能,比較方便。
前文說過,與今年OPPO的策略方向一致,R系列開始側重拍照,而OPPO R1的新意在于繼承了OPPON1的技術優勢;并且硬件上,這顆800萬像素的攝像頭采用了索尼的imx179感光芯片,感光面積為1/3.2英寸,與魅族MX3相同;采用5P球面鏡頭,光圈為F/2.0,擁有出眾的感光靈敏度以及解析力。
藍玻璃濾光片與鍍膜技術從OPPOFind時代就開始使用,經過調整和不斷的優化,使手機的鏡頭更有效的阻隔紅外光,以及盡可能防止出現眩光、偏色。
OPPOR1在N1的基礎上采用了新一代PI原畫引擎,加入了夜拍降噪算法,配合大光圈和高感光靈敏度能夠在昏暗環境下呈現更多細節。融合OPPO"3A算法",相機對白平衡、曝光、色彩平衡有更出色的自動校準。
功能方面,基本與近期OPPO推出的機型近似,支持HDR、場景模式、延時拍攝以及美顏3.0。
客觀來說,國產主流廠商除去HTC,拍照一直是國產機型的弱項,即便是在硬件上不斷突破;但是國際大牌擁有強大的技術團隊,在調校與軟件優化方面的技術優勢不置可否。從OPPOFind開始,OPPO一直努力在拍照方面打動用戶,而R1是一款比較有誠意的產品。 OPPO R1采用了出色的攝像頭硬件以及獨特降噪算法,并且這次的主要賣點是“夜拍”,究竟如何,我們直接選用了iPhone5S來做對比和參照,分別用兩部手機在昏暗環境下拍攝幾組照片,一起來看結果。 角落植物的昏暗面: iPhone 5S樣張: OPPO R1樣張: 上面這一組照片是最能體現OPPO R1成像特性的一組,得益于高感光靈敏度,在植物背光面的成像上,OPPOR1的照片亮度明顯更高,葉片變得更加明亮,但是相對的,噪點也要更明顯。下面幾組照片同樣顯現了這樣的對比結果。 昏暗小型會議室: iPhone 5S樣張: OPPO R1樣張:
昏暗會議室桌面靜物特寫: iPhone 5S樣張:
OPPO R1樣張: 對于特寫的拍攝,優勢在于OPPO R1能夠在距離目標更近的地方完成對焦,在非常昏暗的條件下,iPhone5S在亮度上敗于R1;但實際對于文字的清晰度來講,二者的解析都不錯。 昏暗角落雜志欄: 昏暗環境下,OPPO R1對色彩的表現力更強一些。 iPhone 5S樣張: OPPO R1樣張:
經過我們簡單對比,客觀說iPhone 5S作為對手,對R1來說是很有挑戰性的,iPhone5S成像的綜合素質要優于OPPO R1。對于“夜拍”,在感光方面OPPOR1體現出了明顯優勢,照片暗處有明顯的提亮,對比度以及色彩表現方面都有所突出;iPhone5S在測試過程中表現出了非常好的還原度,控噪不錯,不過在明亮度上敗于R1。 目前的“夜拍”,想要做到“又亮又純凈”,對于所有廠商和手機都是個挑戰,這兩者同時攻破有難度。可以說OPPOR1抓住了“夜拍”的一個方面并且做的不錯,不過雖然采用了新的降噪算法,但從第一組樣張來看,亮度提升與降噪的矛盾依舊存在,但考慮到工程機因素,上市之前還會經過更多的調試。能夠肯定的是,相比同級別國產機型,OPPOR1是非常出色的。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OPPO R1的常規樣張,在常規環境下,OPPOR1充分展現了優秀的硬件素質。照片色溫正常,沒有出現明顯的偏冷或偏暖;照片的對比度和銳度控制的比較好,照片清晰明亮;得益于濾光片及鍍膜,完全沒有出現眩光現象,光線充足條件下,照片也體現出了很好的純凈度。 筆者個人認為稍有不足的地方,是OPPOR1對于高光源的反應過于靈敏,曝光有些過度,但是又未在菜單中增加曝光度、ISO的手動項。
OPPO R1常規樣張
作為一款中端機型,配置并不是OPPOR1的主打。R1采用聯發科MT6582四核處理器,主頻為1.3GHz,運行內存為1GB,明顯走的是實用路線。雖然不主打高配,我們也對其進行了常規的安兔兔跑分測試,供大家參考。
OPPO R1硬件配置明細
聯發科的芯片普遍運用在中低端機型身上,在性價比方面有很好的優勢。對于OPPOR1的性能來說,系統運行流暢,程序響應靈敏,網頁加載沒有出現明顯拖延和異常。
最直接的還是用游戲來說話吧,我們在系統后臺運行了6個常用功能的情況下,讓R1運行了幾款中型3D游戲,運行效果都很出色,對于“用”和“玩”來說,OPPOR1的配置能夠滿足大部分用戶的需求。經過幾個游戲運行下來,機身的發熱也在正常范圍內。
評測總結: 總體來說,OPPOR1給筆者留下了比較不錯的印象,首先對機身設計和做工非常精致,相比OPPO以往的機型有了更多新的嘗試和設計看點,鏡面玻璃和拋光金屬框的加入提升了質感,顯得更有檔次;可是這樣漂亮的設計,卻沒有采用1080P的屏幕實屬遺憾中的遺憾。 拍照是這款新機的主打,在硬件方面,OPPO R1體現出了較強的硬件優勢,至少這方面能夠看出“主打拍照”的誠意。綜合來說,OPPOR1的成像素質列于國產機型的中上,常規樣張表現出色;而高感光靈敏度,在昏暗環境下的表現力有明顯提升,不過采用全新降噪算法的優勢體現并不明顯,但對于一款2000—2500價格檔位的機型來說,還是中規中矩的。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