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OPPO Find X3 Pro怎么樣?好不好用?值得入手嗎?下面小編帶來OPPO Find X3 Pro手機詳細評測,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OPPO Find X3 Pro手機詳細評測:一、前言:十... OPPO Find X3 Pro怎么樣?好不好用?值得入手嗎?下面小編帶來OPPO Find X3 Pro手機詳細評測,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OPPO Find X3 Pro手機詳細評測: 一、前言:十年Find 曲折如斯 十年前,OPPO轉型涉足智能手機的制造的首款作品,就是“Find”;十年后,“Find”的名字后多了一個“X”作為里程碑式的標記,“Find X”肩負起向高端沖擊扎根的使命。 十年前,出現在Find廣告片當中的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還在為有朝一日能夠捧起奧斯卡小金人而努力拼搏;十年后,我們都知道不再年輕的“小李子”早已圓夢,而OPPO還在追逐著頂級旗艦高端突破的夢想。 十年來,Find有7代產品問世——Finder以6.65毫米的厚度刷新了當時手機行業的輕薄記錄,是“美凌駕于一切”的溯源之地;Find 5打造“息屏美學”;Find 7的“天際線呼吸燈”一明一暗;Find X以雙軌滑蓋的想象力朝著100%真全面屏邁步…… 只是,并非每一代Find都能達成OPPO的愿景,反復校正、推倒重來是這一系列在過去的常態。這就是為什么“Find”的旅程在2014年戛然而止,同諸多Find用戶一起停留在Find 7身上;也是為什么2018年OPPO Find X橫空出世之后陷入兩年沉寂,才有Find X2接力。 而現在,如期到來的OPPO Find X3系列似乎正顯現著這條曾經異常曲折的產品線快要找準自己的節奏,穩健更迭。 一如OPPO一直以來為Find賦予的引領和探索命題,Find X3系列此番仍是在無人區當中摸索行進。 于是,OPPO Find X3系列成為唯一一款全鏈路10bit色彩影像旗艦,首發全鏈路10bit色彩引擎,以10億色臻彩雙主攝、10億色臻彩屏,成為首部將10bit貫穿拍攝、編碼、存儲、解碼、顯示的色彩影像旗艦。 OPPO Find X3系列還是首款真正意義上的雙主攝旗艦,該機廣角主攝和超廣角均采用IMX766,提供一致的成像表現。其中的超廣角支持10bit色彩深度采集,有著5000萬像素、1/1.56英寸超大感光面積、DOL-HDR以及硬件級110.3°視角,可謂迄今為止行業最強。 用料頗猛的屏幕繼續加碼,支持原生10bit顯示、QHD+分辨率,采用最新LTPO混合背板技術,已經實現5~120Hz刷新率智能調整,還采用了E4發光材料、≈0.4的JNCD,得到DisplayMate A+評級。 接下來是我們對OPPO Find X3 Pro的詳細評測體驗。
二、外觀:一定要去親自體驗“不可能的曲面” 點亮屏幕,OPPO Find X3系列采用了挖孔曲面屏的設計。 雖然采用了曲面屏,但是,OPPO Find X3 Pro的顯示面積并沒有完全覆蓋到兩邊的曲面區域,這樣的好處是曲面提升手感的同時,不會對畫面顯示造成太大的扭曲。邊框雖然有一定的隱藏,但是正面依然能夠看到。此外,左側設置的是兩個分離的音量鍵。 底部,SIM卡槽,麥克風開孔,Type-C接口,揚聲器均集中于此。 頂部,只有一個麥克風開孔,屏幕與頂邊框銜接處設置有另一個揚聲器。右側,只有一個電源鍵。 OPPO Find X3系列的背部讓人過目難忘,這是一種從未見過的逆主流的別致造型——從攝像頭到邊框,整個背部都是連續曲面設計,沒有斷點達成一體成型。配合邊框和正面的曲面屏幕,OPPO Find X3系列能夠呈現出極為細膩的過渡銜接。 和在渲染圖上看到的不同,有了曲面的過渡,OPPO Find X3 Pro的攝像頭模組變得十分簡約,而且感知不到常見相機框所構成的線條輪廓(比如矩陣等),攝像頭部分凸起的視覺感受幾乎被抹平,隨著機身騰挪,光線還會沿著曲線流淌。 在筆者的體驗當中,OPPO Find X3 Pro背部模組的周遭曲線輪廓時存在時不存在,以一種撲朔迷離的形態置身在用戶的視線和握持之中。如此這般,都是我們在靜態圖片上無法捕捉到的感受,有機會一定要親自上手體驗。
三、詳解:OPPO的“10bit”或“10億色”究竟是什么? ——10bit究竟是什么? 其實,不止是OPPO,近期不少手機廠商在進行產品預熱以及后期宣發的過程當中,都會高頻度地提到一個聽起來比較新鮮的概念——10 億色或者是10bit,那么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 眾所周知,我色深屏幕設備們身邊的大多數電子設備所顯示的色彩都是基于RGB三原色的組合。而我們常說的8bit,他們的R,G,B三個色彩通道就具備能夠分別顯示基于2的8次方,即256位色階的能力,因此這類設備可以顯示2563種顏色,即1677萬種色彩。 顧名思義,10bit色深相較于8bit的提升,在單個色彩通道上就高達4倍。單通道從256位色階提升至高達1024位色階,不用看實物圖就能夠想象到,色彩的過渡必然會更加細膩。三種通道算到一起,總色彩數從1667萬種色彩,直接飛躍至10.7億,顯示的圖像也就更加接近自然的觀感。 另外,這也是我們常常把10bit通俗稱為“10億色”,8bit稱為“1670萬色”的背后原因所在。 在缺乏對比的情況下,大部分習慣了8bit內容的普通用戶很難察覺到8bit到10bit的區別。 即便是在刻意對比的情況下,普通用戶在大部分場景之中對于10bit和8bit拍攝和錄制的內容也很難分辨出差異,無非就是10bit色深的內容在一些細節上所顯現的色彩過渡稍微平滑一些。 感知最強的方面,可能也就是在對動態范圍要求相對苛刻的場景當中(比如大光比的逆光拍攝、落日余暉),10bit色深創作的圖像內容畫面優勢略微明顯一些。而且,這種差異主要還是反映在色彩表現與灰階過渡等細微之處。 顯而易見的,包括OPPO在內所有廠商對于10bit色深的追逐與打磨看起來并不是面向普通的大眾用戶,更多還是服務于對色彩、色準表現有較為苛刻要求的完美主義者和內容創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10bit的內容比起8bit內容在文件大小、碼率上往往會更占優勢。這是因為10bit擁有更準確的顏色顯示,無需擔心色塊,更不用利用遞色等技術將其消除并帶來大量冗余信息。由此,10bit編碼可以用更低的碼率實現高畫質,更高的壓縮率,節省用戶存儲空間。這可能也是當前階段,10bit對于最廣大普通用戶而言最大的意義所在。 ——OPPO做了什么? 在手機上實現真正的全場景10bit體驗,絕不僅僅是搭載一塊合乎標準的屏幕就夠了,需要完成從10bit色內容創作、硬件顯示輸出和軟件色彩管理這三個環節的建構。而目前絕大部分廠商能做到的只是硬件顯示10bit原生輸出,在此之前的安卓陣營一直缺失另外的兩個環節。 在2020年末的OPPO InnoDay上,OPPO曾經發布過全鏈路色彩管理方案,實際就是OPPO Find X3系列這套10bit端到端的方案預演:硬件部分,將10bit高色深色彩數據的拍攝、運算、編碼、存儲、解碼、顯示全部打通;軟件部分,色彩管理已經實現對不同色域之間的正確轉換映射,達成色彩一致性表達。 其中硬件部分,具體在OPPO Find X3系列的表現就是: 1、1/1.56英寸,雙IMX766主攝,其中廣角OIS模組光圈值F1.8、超廣角為7P自由曲面鏡頭的F2.2 110.3度IMX766鏡頭,雙主攝外加一個1300萬像素F2.4長焦鏡頭。全都可以拍攝10bit照片和視頻。 2、一塊最新的AMOLED E4面板,LTPO技術的QHD+分辨率高刷屏,實現了120Hz智能動態刷新,亦支持10bit色顯示。 接下來我們也都是圍繞這兩點進行深入剖析。
四、“10億”影像:雙IMX766主攝驚艷如斯 因為要為影像系統當中色彩準確性、解析力、10bit輸出一致性考慮,同時兼顧機身形態,OPPO并沒有使用自家彈藥庫當中常備的“IMX689”這樣的超大底傳感器輔以普通超廣角的常規方案,而是采用了我們剛剛所說的1/1.56英寸,雙IMX766主攝滿足對于常用焦段色彩表現的苛刻需求。 基于如此設計,OPPO Find X3系列的廣角/超廣角/長焦均可支持10bit色深影像;電影模式支持4K+10bit+HDR+BT2020。 10bit相對8bit最大的優勢是在相似色上的表現,所以筆者選擇在復雜光線環境考察這套影像系統的色準和色彩表現力。 主攝直出JPG 專業模式RAW+10億色 可以很明顯地看到,Find X3 Pro的直出JPG樣張對于畫面飽和度進行了深度AI調整,顏色顯得艷麗討喜。而專業模式的RAW樣片記錄的是Find X3 Pro主攝采集的原始數據,能夠最大限度還原其主攝色準甚至排出環境光的干擾。 從細節來看,經過AI計算的JPG成片相比專業模式的RAW樣片會有所損失。特別是AI自動拉高色彩飽和度之后,燈籠、花瓣等出現了色彩斷層和一些噪音。而Find X3 Pro的 RAW格式+10bit的樣片保留了更多細節信息,10bit色在玩轉相似色漸變方面確實有著明顯優勢。 專業模式RAW+10億色 后期 筆者嘗試基于專業模式RAW+10億色的樣張按照個人習慣(筆者喜歡粉色系)隨意調節,可以很明顯地看到手動后期之后的樣片比直出好了太多,主要是10億色對一些細節的處理比8bit JPG自然。 OPPO Find X3系列將內容生產側的10bit色打通之后,讓RAW格式的應用成熟度更進一步,對于無后期不出片的用戶而言相當友善。 廣角 超廣角 在人工光源的干擾下,雙IMX766主攝在色彩方面表現出相當驚人的一致性,同時可以準確表達該場景當中相鄰顏色的差異。值得一提的是,被賦予7P鏡頭,自由曲面鏡頭等多重“外掛”加持的IMX766超廣角邊緣成像質量非常高,抗畸變能力特別強。 長焦表現好于預期 這次得到OPPO Find X3系列還與姜文有些合作,體現在影像部分就是一些濾鏡用了一些姜文經典電影的著色。 以上是筆者使用姜文一號濾鏡拍攝的樣片,這色調很容易觸發對往事的回憶,大抵是出自《陽光燦爛的日子》。 以上是筆者使用姜文2號濾鏡拍攝的樣片,呈現出的是黑白電影質感。 OPPO Find X3系列采用的了一顆300萬像素,最大支持60倍數碼放大,附帶環形補光燈的顯微鏡,從樣張來看,其效果和常見的60倍學生用顯微鏡基本是一樣的,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常規模式拍攝的窗簾源片 顯微鏡模式下拍攝觀察絲線交纏的細節
五、“10億”屏幕:原生10bit真10億色2K屏 由于相同的6.7英寸尺寸和一致的QHD+分辨率,再加上同樣的左上角開孔,甚至是120Hz刷新率等更多細節參數上的一致,大多數人看到OPPO Find X3系列的這塊屏幕可能會理解為OPPO Find X2 Pro的同款。 實際這樣并不準確,哪怕Find X2 Pro的屏幕在今天看來仍舊十分強悍。 OPPO Find X3系列這塊屏幕,相比較前代的一大變化之處就是采用了最新的LTPO混合背板技術,支持硬件級智能動態幀率,可以做到刷新率的無感調整——配合自適應動態變頻算法,能夠實現在5Hz~120Hz范圍內無感調節。 多檔自適應調整,最顯著的影響就是既保障體驗的流暢性又能降低功耗。按官方的說法,相比上一代功耗降低46%,我們實測亮屏狀態下續航延長了43分鐘。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OPPO Find X3系列所使用的是原生10bit(通俗講就是“10億色”)屏幕,而非8bit+2bit模擬出來的所謂10bit屏幕。 這里我們有必要介紹一下,目前在行業當中由于真正的10bit面板相對昂貴,一些廠商使用Frc抖動算法創造了“Almost 10bit”的概念,具體方案就是讓8bit+ FRC顯示設備使用與原始顏色相鄰的顏色和原始顏色背靠背閃爍改善顯示質量。 然而這種利用超高頻抖動閃爍的做法并不能讓1677萬色真正變成10億色,同時對目標顏色的顯示也不穩定。就類似下面這張動圖,可以看到上面是原生的10bit發色,而下面則是利用抖動算法達到的近似效果。 這種超高頻的抖動閃爍,對目標顏色的顯示其實并不穩定,在一些場景當中依然能看到色彩斷層,而OPPO Find X3系列所使用的真正原生10bit屏幕就不會給用戶帶來這種顧慮。 值得一提的是,OPPO為每一臺Find X3系列機型的屏幕都進行了色彩校準,JNCD約等于0.4(Find X2 Pro屏幕的JNCD約等于0.8),獲得了DisplayMate A+評級。另外,之前在Find X2系列上出現的O1超感畫質引擎和HDR 視頻畫質增強也都繼續在OPPO Find X3系列上繼續保留。
六、性能:OPPO終于出手!對X1超大核有效管制 OPPO Find X3與Find X3 Pro在性能平臺上的選擇有差異: OPPO Find X3搭配的是驍龍870+LPDDR 4X+UFS 3.1,而Find X3 Pro組合的是驍龍888+LPDDR5+UFS 3.1,這意味著兩者的性能上限必然存在差距,由于我們此次拿到的只有OPPO Find X3 Pro,以下性能測試是基于Pro款進行。 在測試過當中我們發現, ColorOS11在默認常規狀態下不會滿血驅動驍龍888,會對驍龍888的功耗進行節制,以平衡性能釋放和功耗,只有用戶打開高性能模式之后,SoC才會全力進行性能釋放。 驍龍888的強勢之處就在于X1超大核心賦予的單核性能特別突出,按照過去的測試經驗,該類機型的GeekBench5的單核測試成績大都會飆到1000分以上,OPPO Find X3 Pro在滿血釋放的情況下能夠達到1128分。 而Find X3 Pro的默認標準模式單核得分為921分,也就是發揮出了大約81%左右的性能;多核性能默認標準模式下能夠發揮出滿血狀態94%的性能,差距不大。顯而易見,非性能模式下OPPO Find X3 Pro會節制超大核的性能釋放。 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perfdog觀察記錄兩種模式各自的功耗情況: 可以發現,默認模式的GeekBench5功耗只有2.1W,而滿血功耗則為2.5W,顯而在為X1大核限制頻率之后,功耗有立竿見影的明顯優化。 至于GPU方面,默認模式與性能模式的測試數據差異不大,這里我們不做深究。 GFXbench成績與主流888機型相當 安兔兔跑分冠絕安卓陣營 明顯的雙通道UFS 3.1閃存 本文轉載自https://news.mydrivers.com/1/745/745043.htm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